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二章 太原(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来。

    ‘三月十五,黑旗军刘团出宣光,二十,与法军交战于山西郊外,大胜,斩鬼头千余!’

    我勒个去!

    作为中国人,接到对外战争的捷报,心中欣喜那是不假。但是曾国荃还有个身份是两广总督啊,他可是知道现在法国人刚刚北上天津和李鸿章要展开谈判的,这边儿倒好,一下子砍了一千多法国人的脑袋,那还谈个屁啊!

    曾国荃心中暗赞,脚上可不停步,直奔水电报房。他要尽快将这则已经耽误了半个多月的消息通知李鸿章。同时,他还叫来一位心腹幕僚,命其通知珠江口驻防水师、绿营,随时准备应对法国人的非难。

    大清国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山西之战的消息先是从越南送到云南,再由云南送到广东,这一路上都靠人、马。但是曾国荃可知道法国人是有电报的,他这边儿得到信息已经晚了,法国人却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得到的消息,万一法国人现在恼羞成怒准备开战,自己可得早做准备。

    等李鸿章看到电报,已经是4月30日了。老李同学也懵了,这是闹那样儿?福禄诺已经在来天津的路上了,越南却又打起来了,那还要不要谈?怎么谈?

    在前在上海,李鸿章已经通过马建忠和福禄诺进行了初次的交流,当时法方提出了3项条件:即法国保证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中国撤出在越南北部的军队,不再过问法越之间的条约签署等问题;中国开放广西、云南边境贸易,并向法国支付战争赔款。

    按照北宁溃败之后的局面,这样的条款不算苛刻,而且还有的谈。但现在黑旗军忽然取得了一次大胜,那法国人是否还会继续谈判?即使谈判,条件是否还会象以前一样?

    老李同学不敢擅专,快马将电报发往京师总理衙门。此时奕?已经下课,领着总理衙门的差事的是小皇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奕譞接到李鸿章的电报后即刻进宫面圣,随后,载恬连夜召集各王大臣、军机、六部、九卿会议法越之事。

    庆郡王奕劻、御前大臣伯彦纳谟钴等大多数大臣以‘中法远隔重洋,我既不能犁庭扫穴,始虽议战,终必议和。’为由,‘力言和局宜保全’。

    但醇亲王奕譞、太常寺卿徐树铭等人则力请乘胜追击。奕譞知道自己的儿子也是主战的,甚至喊出‘自请率神机营三千亲往迎敌’的口号。

    主战、主和两派在君前吵了个不亦乐乎,直到次日清晨,宫中才传出最终旨意。

    旨意有五条。第一条是命李鸿章继续接触法使,尽量使谈判不中断,但因为目前形式有利于我,可适当争取有利之条款。

    第二条则是继续调兵遣将。令四川总督丁宝帧立即抽调精锐川勇,循云南入北圻,支援刘永福,以厚黑旗军之兵力。入越川军需交由刘永福训练,并受其节制调度。

    令在龙州之王德榜、方有声二部即刻进驻谅山,收拢残兵,仍由丁逸伟部负责训练,随时准备反击北宁。令冯子材、王孝祺、苏元春、陈嘉等人迅速整顿兵勇,前往谅山。并调杨玉科、杨瑞山二人入冯子材麾下。

    第三条,两广总督曾国荃、闽浙总督何璟、两江总督左宗棠、直隶总督李鸿章等人督促整顿海防,以防法国人兵舰。同时派张佩伦为福建船政特使,前往福州马尾,督导防务。

    第四条,以唐景崧为北圻大使前往越南,协调黑旗军、滇军以及后期可能到来的川军协同作战的事宜。同时授权刘永福今后军情可直接报广西巡抚潘鼎新,不再转回云南,以便节省时间。

    第五条,以刘铭传为台湾军务大使,总领台湾军、民事物,整顿防务、编练乡勇,以备战。

    圣旨既下,各省、部即刻办理,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推诿,延误者罪同徐、唐;办差不利者革职拿问。

    徐延旭、唐炯二人因北宁兵败而被革职拿问,数日前已经定罪为斩监候,等待秋后开刀。有此二人前车之鉴,各大臣自然不敢再玩儿什么推、拖大法。

    两日后,奕譞等人抛出中法议和章程八条,交予李鸿章,让他依照此章程,和福禄诺商谈。

    主要条款包括:中法即刻罢兵停战,法军炮舰撤出中国沿海,退回南圻。以河内至山西划一条直线,南、北分由中、法保护。准许法国通商,但陆路通商不得进入我国境内交易,税法细则另行商议。越南为中国属地,越南对中国之朝贡和越南内政法国不许干预。此战衅由彼开,本应追索理赔,但既修好,中国可以不追索赔款。

    光绪帝之所以让李鸿章继续和谈,一方面是因为以中国的现状想要全面战胜并迫降法国无异于痴人说梦。既然不可能全面战胜,那么自然不可能在战后从法国获得战争赔偿。而打仗是要花银子的,与其花费巨大却什么也得不到,倒不如双方议和,省点儿钱。

    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大清现在被四夷狼顾,若是中法战事久拖不决,恐怕沙俄和日本会借机火中取栗,那样一来,恐局面不好控制,更加得不偿失。

    而最让载恬担心的,则是停在岘港的法国东京舰队。大清的水师是什么样子小皇帝虽然还没有看到,但猜也能猜到绝不可能是法国舰队的对手。而法国人的反击,众臣和光绪的想法都一致的认为,必然先从海上来。一旦法国人从海上动手,那么吃亏的肯定是大清。

    因此小皇帝的旨意中有三条都是整军备战的,而且尤重海防。

    历史不止一次的教育我们,即使再有和平的意愿,也不能一厢情愿的放弃抵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