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九章 偶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二天一大早,王斗便带着韩朝兄弟,高史银,钟调阳四人前往州城。”

    王斗说道:“都是一家人,就没必要说这样客气的话了。”

    那保安州城在靖边堡的西北方向,离堡约有十几里,几人策马而去,一路经过几个屯堡村庄,很快到了桑干河,本地人称为浑河的边上。在这里,有一条当地人称传济桥的浮桥,为明正统三年兴建,过了河,再往东边行走五里,便到保安州城了。

    王斗几人到了传济桥边,眼下正是夏税征收的时节,虽是大早,但桥上已是挤满了赶着牛车,骡车,人力车的民众,上面满载的都是粮食。

    大明行“一条鞭法”后,虽然此后夏税秋粮的征收都是改为征银,不过普通民众平时手上哪有银子?只得将粮食运到州城或其它地方,然后在各米店出售,换来银子,这里便不得不接受商人们远低于市场价的贱价盘剥,就算是丰年,也同样是获利不多。

    等交完税后,到了第二年民众青黄不接的时候,又不得不高价从商人手上购买粮食充饥,每当这个时候,便是各地百姓穷迫逃徙,卖儿卖女的时候。

    张居正当年推行一条鞭法,本意是缓解民众徭差及千里运粮之苦,没想到推行到现在,却让民众忍受了更多的侵欺或剥削。

    当然了,行“一条鞭法”后,各地的粮长及里长甲制名存实亡,不过以此时大明各地州县那有限的差役,自然是难以做到赋税征收到户,大明各地便出现了一种包头或揽户,通常由地方大户、富户或地方豪强人家充任。

    这些人代交赋税,虽然也方便了一些百姓,不过显然的,他们不会白干好事,其中的层层盘剥,也让很多百姓愿意自己前往州城交纳赋税。此时传济桥边挤满的百姓车辆,显然就是属于这一类人。

    看着这些民众麻木的神情,王斗心中暗叹民生之苦。旁边的韩仲,高史银二人没心没肺,只是骑在马上指点为乐,看一些民众向骑在马上的自己投来羡慕的神情,二人是得意洋洋。

    那经营茶棚的老汉见几人军汉打扮的样子,加上各人神情狰狞,不由有些犹豫。

    高史银一瞪眼道:“怎么,怕我们不给钱?有没有看到大爷们的马,我们象是给不起钱的人吗?”

    那老汉更是一惊,点头哈腰的为各人倒上茶来。

    各人吃了两碗茶,见城门已是顺通,王斗微微示意,高史银掏出一钱银子,“啪”的一声拍在桌上,让那张桌子几乎散开,他大声道:“哪,这是给你的钱,多的就不用找了。”

    老汉大喜,只是连声感谢,心下暗暗奇怪:“没见过军爷喝茶还给钱的,真是奇了。”

    ……

    王斗等人站起身来,钟调阳为王斗牵了马,众人正要进城,忽然一阵的说话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却是不远处两个丫鬟打扮的少女,正对着身前几个穿粗布衣衫的汉子在埋怨:“和你们约定了一大早,怎么现在才来?差点误了我们贵客的事。”

    那几个汉子只是在叫屈,其中一人道:“两位奶奶,你们约定的时辰紧,又要赶着新鲜,从我们东灵山到这里,可有几十里地,我们可是天没亮就起程的,现在也赶上了不是?”

    其中一个丫鬟道:“好了,好了,你们这山杏可是新鲜?”

    那汉子道:“这位奶奶,我们这山杏可是昨日专门从东灵山向阳坡地上采来的,您看看,这山杏看起去肉多薄,这色又多鲜?保证吃起来多汁甜美,听老一辈说,吃了这山杏,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