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节 董卓思时局【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为了扑灭打着“诛杀朝廷奸佞”旗号,却在实质上威胁到汉室安危的黄巾军,在当今天子的授意下,“十常侍”不得不主动废除坚持了十余年的“党锢”政策,重新大量启用有能力、有声望的党人。天子和宦官们希望,能利用党人遍布天下的潜在力量,来镇压黄巾军起义。

    这样一来,原本被赶出朝廷的党人们,纷纷大摇大摆的返回雒阳,或者在各地州郡任职。一时间,死灰复燃的党人集团,居然有了与宦官集团相抗衡的势头。

    ——这种势头,是非常危险的!

    数十年的清洗和压制,在党人与宦官两大集团之间,播下了无法弥合的仇恨。更何况,党人们一旦得势,所要谋求的,可不是什么一官半职,而是掌控天下的权柄!

    “十常侍”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一致做出了这样的判断。所以,他们需要通过一些事情,来显示自己的力量,警告那些蠢蠢欲动的士人们。

    这个被作为警告的对象,在当今的战乱之中,最为有效的靶子,自然是手握兵权的领兵大将。因此,卢植,朱儁,皇甫嵩三人,就成为“十常侍”选择的目标。

    三人之中,皇甫嵩剿杀黄巾的功劳最大,而且出身武人,向来被士人们排斥,对宦官们也算得上是态度平和,可以不论。

    朱儁虽然出身士人,但是为人圆滑,颇有些商人的特点,从来都刻意避免与宦官的直接冲突。外加上朱儁在长社之战中,由皇甫嵩故意让给他部分功绩,来填补之前战败的罪责,想要动他,不太方便。

    这样一来,只剩下卢植了。

    作为当世大儒之一,卢植固然不是党人,却向来与党人关系密切。而且,他在雒阳之时,与另一位大儒蔡邕、蔡伯喈关系莫逆。

    偏偏蔡邕此人,仗着当过当今天子的老师,屡次上表,要求天子疏远“十常侍”。他这样的作为,自然是深为“十常侍”所痛恨。被蔡邕连带之下,卢植自然也被“十常侍”所厌恶。

    最妙的是,卢植虽然将张角亲自率领的黄巾军主力,牵制在冀州一带,可谓是动弹不得,手上却一直没有什么太大的功绩。相比起皇甫嵩、朱隽上报朝廷的数万、十数万斩首功劳,卢植得到的首级不过数千而已。比较起来,宦官们若是扳倒卢植,所需要花费的力气最小,而示威效果最明显。

    因为朝堂中潜藏的这些奥妙之下,才有了目前被军营中将士,传播得沸沸扬扬的“小黄门左丰索贿不遂”事件。

    而这件索贿事件,其实也并非像表面上那般明显。

    试想,区区一个小黄门,不过是秩六百石的货色,远远比不得“十常侍”之中的人物。这样一个微末小臣,哪里有这样的能力,可以将秩两千石的中郎将轻松扳倒?

    宦官们虽然贪财,却向来极有眼色。而且要说起对皇帝的忠诚度,当朝的那些大臣,还真的没有几个,能与“十常侍”相比。

    在大军与敌人决战的关键时刻,从雒阳千里迢迢的派出人手,跑到冀州战场上来,去勒索大军的赏赐补给军资。如此行为,如此时机,若是其中没有什么特别的筹谋,也实在是显得太不合适了。

    董卓也是在卢植下狱治罪之事发生后,暗中寻思了几天,这才想明白了期间的道理。要说“十常侍”经手的钱财,都是可以用“亿”来算的。在大战将至的场合,他们派出左丰向卢植索贿,哪里就是真的看上这一点儿贿赂了?这不过是借助索贿之名,打探卢植的立场。

    如果卢植愿意与宦官结盟,或者相安无事,就应该多多少少,向左丰意思意思。而卢植直接回绝的行为,无疑说明他无意与宦官们和平相处。

    有了这样的信号,“十常侍”自然就毫不客气的,将卢植当做那只鸡,杀给其他的猴子们看了!

    ——多少朝廷大事,就是这样败坏了!

    ps:1袁隗任司徒时,曾因为并州刺史段熲的chayexs..chayexs.推荐,辟董卓为门下贼曹。

    2秦汉时,普遍用地处崤山谷地的函谷关,作为区分东、西两大地域的界标,分别称关东、关西。当时,有“关东出相,关西出将”的说法。意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多出将帅。</dd>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